2025年開年以來,全國多地接連推出購房支持政策,從取消限售、發放補貼到優化信貸,政策工具箱持續擴容,推動房地產市場“止跌回穩”的信號愈發明確。隨著政策效應逐步顯現,樓市成交數據回暖,市場信心顯著增強,一場以政策“組合拳”撬動行業良性循環的變革正在展開。

**政策加碼:需求端與供給端雙管齊下**
為刺激購房需求,多地推出“真金白銀”的補貼政策。例如,湖南岳陽對多孩家庭購房給予契稅減免,博士及高層次人才最高可獲20萬元補貼;河南洛陽發放800萬元財政資金用于1000套購房補貼,鄭州則將公積金貸款額度提升至130萬元,并支持跨區域互認互貸。與此同時,福建泉州針對二孩及以上家庭優化信貸政策,核減1套住房認定,降低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,精準支持改善性需求。
在供給端,多地通過調整土地供應、盤活存量房源穩定市場。重慶全面取消執行多年的住房限售政策,釋放二手房流動性;云南昆明根據庫存周期動態調控土地供應,對去化周期超36個月的區域暫停新增住宅用地,避免資源浪費。此外,山東、河南等地推動“房票”安置、以舊換新等模式,既消化存量房源,又為房企回籠資金提供新路徑。

**市場回溫:一線城市領漲,返鄉置業成亮點**
政策利好疊加春節消費旺季,樓市活躍度明顯提升。北京、上海等一線城市1月新房成交量同比增幅超50%,二手房網簽量接近翻倍;鄭州、武漢等二線城市通過房展會、特惠房源吸引返鄉人群,春節期間日均成交面積同比增長8%。房企層面,百強房企開年拿地總額同比激增41.4%,土儲專項債重啟,反映出行業對后市的樂觀預期。
**未來展望:政策持續優化,行業邁向新模式**
當前,房地產市場已進入“政策消化期”。專家分析,一線城市或進一步放寬郊區限購、降低交易稅費,三、四線城市則需通過產業配套和公共服務提升住房吸引力。從長遠看,“好房子”“好社區”成為多地政府工作報告的關鍵詞,綠色建筑、智能建造等新模式將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