視頻刷不停、社交軟件消息不斷的當下,一種能讓人安靜下來“和自己深度對話”的OH卡,正悄然在年輕人的社交圈和自我探索領域掀起熱潮。這種結合心理學投射理論的心理測試工具,如同神奇的鑰匙,開啟了年輕人深入了解自我、增進社交互動的新途徑。在小紅書上,OH卡相關話題瀏覽近7633萬次。從個人OH卡探索體驗到高校“一站式”學生社區活動,從社群討論到活動破冰環節,都可以發現OH卡的身影。那么,OH卡是什么?OH卡又為何成為年輕人探索內心的新方式?
卡牌翻轉間
探索內心洞察真實情感
“你是否渴望一場與自己內心的深度對話?在卡牌的翻動中看到未曾發現的自己,解鎖潛藏的情緒與信念……”當OH卡咨詢師用溫煦的嗓音說出這句話時,許多年輕人被吸引,開啟 OH 卡的探索之旅。
OH卡,又被稱為潛意識直覺卡,是一種心理投射測試工具。它不僅是一種簡單的卡牌心理體驗,更是一種能夠幫助人們探索內心、釋放情緒、促進自我成長的輔助工具。OH卡的起源由德國心理學碩士Moritz Egetmeyer和墨西哥裔藝術家Ely Raman共同研發。88張圖像卡搭配88張文字卡,組合出7744種奇妙可能,沒有標準答案的設定,讓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內心世界的“解讀者”。
00后博主曦和(本名龔林玥),因參與上海海洋大學“朋輩聊愈”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,開展OH卡活動。她發現,這小小的卡牌是打開年輕人內心世界的絕佳工具,于是把它應用到了大學生創業項目活動中。OH卡的魅力在于讓年輕人在聯想中讀懂自己。一位大三女生小俞在OH卡進行自我探索時,抽到“田野、牧羊人、羊”三張卡牌,她解讀道:“我希望成為拿著趕羊杖的牧羊人,雖然田野中的羊無憂無慮,但我更想成為制定規則的人。”龔林玥分析道,從這簡單的解讀中,不僅能看出女生強烈的自我主體性,也讓她在交流中堅定了未來從事有挑戰性工作的職業方向。
00后黃曉暢則在OH卡的幫助下,找到了與自己和解的方向。當時因感覺迷茫焦慮,找不到根源,她選擇了OH卡體驗。通過卡牌解讀,她意識到自己存在過度反思的問題,也看到了自己已獲得的正向反饋。“我應該更多地肯定自己,向內生長,找到熱愛的事業,畢竟我是自己最好的觀眾。百川溪流,最終會匯入我向往的未來之路。”
在OH卡的體驗者中,年輕人討論的話題主要圍繞個人成長、個人探索和親密關系等。龔林玥說,“OH卡更多是作為載體,打開體驗者輸出的閥門,讓他們去自如地表達,從而在‘聊愈’中幫助他們探求真實的想法。體驗者對圖案的描述和自由聯想,讓我能對他們的思維定式和狀態進行捕捉,幫助他們梳理和調整固有認知模式,從而為他們解決遇到的問題提供思路。”
豐富社交新體驗
在互動中構建自我認知
正因OH卡兼具開啟話題和探索自我的功能,這也賦予了它社交屬性。OH卡的流行不僅在線下的“聊愈活動”中,也在高校“一站式”學生社區中流行。上海電力大學學生顧佩雯對心理學興趣濃厚,她經常參加學校心理健康季活動。在學生社區“治愈力充電站——能量市集”上,她結合OH卡為同學們開展自我探索活動。她發現,很多同學想探索潛意識,卻因害怕被認為“矯情”而退縮,而 OH 卡活動巧妙地將社交與自我探索相融合。
讓顧佩雯印象深刻的是,一次她和同學用OH卡討論親密關系,竟意外吸引了隔壁寢室的同學一起加入,大家敞開心扉,聊到深夜。這次經歷讓她意識到,OH卡能夠打破人際隔閡,非常適合用作學校“一站式社區”活動的載體。為了更好地和同學展開體驗式心理活動,她專門閱讀了OH卡創始人的著作,并學習引導技巧。
在開展OH卡體驗活動中,有個大一學弟讓她記憶猶新,當時學弟連續兩次抽到“暴風雨中的小船”的卡牌。面對這樣看似充滿挑戰的卡牌,顧佩雯問,“3年后,你會對這個小船喊些什么?”學弟愣了一下,然后發自內心地說:“別怕浪大,堅定前行。”說出口的那一刻,學弟和顧佩雯不約而同地對視一笑,學弟也在那一刻內心充滿了力量,找到了自己想要探索的答案。談及OH卡體驗的疏導效果,顧佩雯說,“OH卡更注重傾聽與共情,能讓同學在安心的狀態中重構內心敘事,找到內心深處已經明確的方向。在活動中如果遇到有同學需要深層次系統性疏導,我會第一時間聯系學校專業的心理老師,這也是我們上海電力大學在推進‘一站式’學生社區中,探索心理育人的新模式。”
與此同時,如今露營活動和英語角等線下活動也會結合OH卡作為破冰活動。在公司露營團建活動中,從事財務崗位的章琳慧體驗了OH卡破冰。自我介紹環節,她抽到畫有沙灘與大海的卡牌,便結合卡牌畫面自己分享道:“我向往探索,雖然沙灘休閑安逸,但我更鐘情大海。”就是這樣一次分享,讓她找到了有共同話題的“搭子”。在她看來,“OH卡破冰環節有點像MBTI,但比MBTI更具延展性和趣味性。”
專家觀點
OH卡的流行
折射出當代年輕人渴望自我探索,收獲個人成長
OH卡為何如此受年輕人歡迎?它背后又蘊含著哪些心理學理論?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俞莉娜接受青年報·青春上海記者采訪時分析道,OH卡為年輕人提供了一種深入了解自己的方式。OH卡的流行,折射出當代年輕人對自我探索的渴望和對個人成長的追求。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,年輕人面臨諸多壓力和困惑,他們渴望通過一種方式來深入了解自己,釋放內心的壓力,而OH卡正好滿足了這一需求。OH卡的多元組合是其受歡迎的重要原因之一。每一張OH卡都包含獨特的圖像和文字,通過不同的組合,年輕人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想法。這種自由表達的方式,讓年輕人能夠釋放內心的壓力,找到情感的出口。與此同時,OH卡的玩法多樣,適合多人參與。它不僅是一種個人探索的工具,更是一種社交互動的媒介。年輕人可以通過OH卡與朋友、同學或同事一起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,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和信任。這種多樣性和互動性,滿足了年輕人對社交和新體驗的需求。
俞莉娜解釋道,OH卡的設計與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論緊密相關。冰山理論認為,人的心理結構就像一座冰山,意識部分(可見部分)僅占很小一部分,而潛意識部分(隱藏部分)則主導著人的行為和情緒。OH卡通過圖像和文字的組合,幫助年輕人探索潛意識中的想法和感受,從而更好地理解自己。
此外,OH卡還結合了情緒ABC理論和投射與移情理論。根據情緒ABC理論,年輕人的情緒反應(C)并非由事件本身(A)直接引發,而是源于他們對事件的信念和解釋(B)。OH卡通過卡片上的圖像和文字,引導年輕人重新審視自己的信念和解釋,從而調整情緒反應。投射效應也是OH卡的重要心理學原理之一。當年輕人對OH卡進行歸因時,他們往往會將自己的潛意識內容投射到卡片上。通過這種方式,OH卡幫助年輕人發現自己的特點和傾向,從而更好地認識自己。
“正因如此,OH卡在年輕人中流行并非偶然。”俞莉娜總結道,“它不僅滿足了年輕人對自我探索和情緒表達的需求,還為他們提供了一種有趣、便捷的社交方式。隨著人們對心理健康和自我成長的關注度不斷提高,OH卡將會被更多人了解和接受。”